多數車主遇到事故,腦中只剩修車與保險兩件事;但真正讓你資產縮水的,是修好卻回不來的市價。所謂折損,是指車輛雖已修復,因事故紀錄而被市場打折的價值差。這筆差額可不是小錢,對熱門車型或新車來說,動輒數萬甚至數十萬;若你沒有主動主張,它就會無聲蒸發。
🔎 誰符合申請
原則上須滿足三要點:
- 事故造成的價值下跌能以資料連結事故事實
- 肇事責任在五成以內,或你是無責、輕責的一方
- 車已完成修復並留有完整紀錄。
結構件受損、鈑噴面積大、主動安全系統更換等情況,折價幅度通常顯著;輕微外觀擦傷若無更換紀錄,折損機會有限,仍需專業判斷。
🧾 準備哪些證據
把「發生了什麼」與「為何會跌價」說清楚:維修估價與完工明細、零件更換清單與舊件影像、事故現場與拆修照片、車籍查詢與診斷紀錄、事故前後行情比價、買賣談價截圖或中古商評估。這些材料會被整理成證據鏈,對應到事故位置、修復方式與市場心理折價,形成可被採信的金額。
🛠 鑑價流程怎麼走
協會會先做初審,確認責任比例、資料完整與求償可行性;再由專利系統輸入車型、年份、里程、受損部位、工法與零件等變因,透過權重與行情資料庫計算折損率;接著由鑑價師複核,出具方法、依據、圖表與結論齊全的報告。這份報告可用於與保險交涉、調解,必要時也能成為法院採信的專業意見。
⏱ 時間與進度
資料齊全後通常七個工作天完成;若需追加現勘或補件,會先告知時程。協會也能協助整理檔案與對話紀錄,避免因格式不合或資料缺漏而延誤權益。
💰 費用透明
收費依車輛市值分級:
500,000⬇️ –> 6,000
510,000~1,000,000 –> 9000
1,010,000~1,500,000 –> 15,000
1,510,000~2,000,000 –> 25,000
2,010,000~2,500,000 –> 30,000
2,510,000~3,000,000 –>35,000
3,010,000⬆️ –> 40,000
委託前會先評估效益與可回收金額,避免不經濟求償。
📂 實戰經驗
近年多起判決採納第三方鑑價,將折損與鑑定費一併支持;也有案件在調解階段即因數據完整而快速和解。關鍵不在話術,而是證據與方法。
📣 結語
記住六個字:「資料、連結、方法」。把事故如何造成價值下降說清楚,再以專利鑑價說服對方,折掉的價值就能回到你的口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