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愛車發生事故,許多車主的第一反應是趕快送修,再申請保險理賠。但往往忽略了一個更嚴重的損失——折損。即使車子修得再完整,市場也會因事故紀錄而打折出價。這不是小數目,往往動輒數萬甚至數十萬。
🔎 折損的本質
折損指的是「因事故造成的車輛價值下降」。不同於維修費用,它反映的是中古市場的真實反應。一輛百萬新車,在一次結構件損傷的事故後,即便修復完全,市場價值也可能直接少掉 20 萬。
⚖️ 法律依據
《民法》第196條明文規定:毀損他人之物,應賠償其減少的價額。法院歷來判例均支持車主主張折損,只要能提供專業鑑價報告,就能要求加害方或其保險公司賠償。
🛠 協會如何鑑價
協會採用專利系統,將車型、年份、里程、事故部位、修復方式輸入大數據模型,計算折損比例。報告會附上行情比對、圖表與專業解釋,讓金額合理、透明且具備法律效力。
📂 成功案例
在「114 年度新簡字第 123 號」案件中,協會協助車主成功獲得 150,000 元折損+8,000 元鑑定費。法院認定報告完整,保險公司完全無法反駁。
📊 為什麼要主張折損?
因為這不是額外獎勵,而是財產保障。忽略折損,就等於放棄本來應該屬於你的錢。
📣 結語
事故不是結束,而是財產保衛戰的開始。不要讓保險公司的話術掩蓋你的權益,專業鑑價,才能守住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