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事故,對車主而言不只是鈑金與維修,
更是一次「價值重置」的考驗。
許多人修好車後就以為事情結束,
卻忽略了事故留下的「折損痕跡」,
它會讓車輛在市場上被貼上「事故車」標籤,
價值瞬間縮水。
這正是 台灣動產鑑價發展協會 存在的意義。
🔍 專業鑑價:從「看不見」變成「說得清」
協會擁有全台唯一的專利鑑價系統,
能根據事故位置、損傷部位、車型、年份與市場數據進行量化分析。
這不只是主觀判斷,而是一套能被法院採信的科學方法。
透過系統化分析,報告會呈現:
- 事故前後市場行情差異
- 結構件與鈑噴更換紀錄
- 折損率與金額計算
- 法律依據與舉證連結
讓一份報告,不只是「估價」,
更是能在保險理賠與法院上「站得住腳」的證據。
⚙️ 鑑價流程:精準與透明並重
- 1️⃣ 受理申請:確認肇事責任比例、車況與資料完整度。
- 2️⃣ 資料建檔:整理維修明細、照片、估價單等佐證。
- 3️⃣ 系統演算:輸入參數後生成折損率模型。
- 4️⃣ 專家複核:由具資格鑑價師確認金額合理性。
- 5️⃣ 出具報告:約七個工作天內完成,附法條依據與分析表。
整個流程公開透明,每一步都有明確依據,
讓鑑價結果不再模糊。
📂 實例:讓數據替你說話
車主遭保險公司拒賠折損金。
協會介入鑑價,報告指出該車折損 15%,金額約 168,000 元。
法院最終採信報告,命保險公司全額給付,
車主不僅追回折損金,連鑑價費也一併獲支持。
💬 結語
車子可以修好,但價值需要證明。
協會用專業、用數據、用制度,
讓每一位車主都能拿回屬於自己的「價值公平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