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部分車主在事故後,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修車與保險理賠。然而,現實是:即使保險幫你支付了維修費用,你的車輛價值仍然悄悄下跌。這個被忽略的差額,就是所謂的「折損」。
🔎 保險賠的 VS. 你實際失去的
- 保險賠償:支付維修工資與零件費,讓車子恢復功能。
- 折損損失:車雖然能開,但因為事故紀錄,市場價值下降,未來轉售價格比事故前少。
-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車主在日後賣車時才驚覺,明明有保險理賠,卻仍白白損失數萬甚至數十萬元。
🛠 法律怎麼保障你?
根據《民法》第196條,只要能證明事故導致車價下降,就能向肇事方或其保險公司主張賠償。換句話說,折損不是「可有可無」,而是法律保障的財產損失。
📊 協會的專業鑑價角色
協會運用專利系統,將車型、年份、里程、事故部位、修復工法輸入數據庫,計算折損比例。這份報告具有三大價值:
- 保險交涉:數據化金額,讓拒賠藉口不攻自破。
- 調解會:用圖表與行情比對說服委員。
- 法院判決:作為專業鑑定意見被高度採信。
📂 案例分享
台北一位車主的轎車,在事故後折損 155,000 元。保險公司原本只同意支付維修費,拒絕折損賠償。但協會報告提出後,律師介入交涉,最終達成和解,保險公司同意全額支付折損與鑑定費。
📣 結語
保險理賠只是表面,折損才是真正影響財產的關鍵。當事故發生時,別只想著修車,記得用專業證據把真正的損失拿回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