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車主以為,只有重大事故才能申請折損賠償。實際上,輕微碰撞若留下明顯紀錄,也可能造成市價下跌,進而構成求償的依據。
🔎 市場怎麼看待小事故?
- 買家心態:即便只是保險桿更換,潛在買家也會質疑車輛是否有隱藏損傷。
- 車商估價:中古車商在收購時,通常會直接以「事故車」處理,價格立刻降低。
- 金融評估:貸款、保險機構對事故車的估值保守,即使修復完整,也會扣減金額。
🛠 哪些小事故也算?
- 車門與葉子板更換:外觀受損若涉及更換,會被認定為事故紀錄。
- 安全氣囊彈出:即使結構件完好,買家仍視為重大減值因素。
- 車頂或底盤擦傷:影響車體結構完整性,折損幅度通常高於表面損傷。
📂 案例分享
高雄一位車主,因與電線桿擦撞,更換了兩片車門。雖然事故不算嚴重,但協會鑑價報告顯示市價下降近 65,000 元。最終法院判決折損全額支持,證明「小事故」並不代表「無折損」。
📊 為什麼需要專業鑑價?
因為市場對事故的反應遠比車主想像的嚴格。協會的專利系統能夠把小事故轉換成科學數據,避免保險公司以「不嚴重」作為拒賠藉口。
📣 結語
別再輕忽小事故的影響。只要事故留下紀錄並影響市價,折損就是真實存在的財產損失,值得你勇敢主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