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數車主聽到「調解」兩個字,第一反應是:「是不是要退讓?」
但在現實中,懂策略的調解反而能讓你「花最少時間,拿最多回報」。
而台灣動產鑑價發展協會在這方面,早已累積豐富經驗與成功案例。
⚖️ 調解=快、穩、省的求償捷徑
法院訴訟平均需要 6 個月到 1 年時間,
而透過協會輔導的調解流程,
多數案件能在 30 天內結案,且成功率高達 80%。
關鍵在於:協會幫你先備妥證據、金額依據、法律條文,
進入會議時,所有數據都清清楚楚,讓對方無話可說。
🧰 三步驟策略,讓折損賠償更有效
1️⃣ 事前整備:協會先評估責任比例與可求償性,
整理事故照片、維修紀錄、車價資料,並預估折損範圍。
2️⃣ 調解準備:出具專業鑑價報告,附上市場行情對照。
律師可依此報告撰寫主張書,提升調解說服力。
3️⃣ 會議現場:由協會顧問陪同,依據事實與數據辯證。
當場確認金額區間,避免對方「話術式拖延」。
📂 案例分享:「114年度北調字第109號」
林小姐的 SUV 被追撞,保險公司僅願賠維修費 52,000 元。
協會出具鑑價報告,認定該車因結構修復折價 7%。
在調解現場,協會顧問與律師一同陳述,
最終保險公司同意支付 215,000 元折損金,
全案從申請到和解僅花 18 天。
💼 為什麼協會能讓調解更快落幕?
- 中立專業報告:協會為第三方機構,具公信力。
 - 專業法律夥伴:律師與鑑價師合作撰寫意見書。
 - 全流程管理:從申請到和解皆有進度追蹤與文件保存。
 
這樣的流程不僅提高成功率,也讓車主「少跑法院、多拿補償」。
💬 結語
調解不是退讓,而是一種效率的智慧。
懂資料、講證據、抓節奏,才是贏的關鍵。
協會用數據說服、用制度保障,
讓你不必喊冤,就能拿回屬於你的價值。
				
								
								
								
						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