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車主在車禍後,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修車與申請保險理賠。但等到修復完成,聽到保險公司說「折損不在賠償範圍內」,往往選擇摸摸鼻子算了。殊不知,這才是最可怕的損失來源。
📉 折損是什麼?
即便車子修得再完美,市場上仍會標註為事故車。中古車商與消費者的第一反應,就是降低出價。少則數萬元,多則上看數十萬,尤其是高單價或新款車,影響更大。這部分價差,就是折損。
⚖️ 法律怎麼保障?
根據《民法》第196條明文,不法毀損他人之物,應負賠償責任。換句話說,只要能證明事故造成車價下跌,就能依法要求賠償。折損不是保險公司「要不要給」的問題,而是法律保障的權利。
🛠 為什麼保險常拒賠?
原因有三:
- 保險公司不會主動告知這筆權益。
- 多數車主不懂如何舉證。
- 缺乏具法律效力的鑑價報告。
所以很多人以為「折損不能賠」,其實只是「你沒有證據」的結果。
📂 真實案例
台灣動產鑑價發展協會在「114年度新簡字第123號」案件中,協助車主整理資料並出具專業報告,最終成功追回 150,000元折損 與 8,000元鑑定費。法院明確支持,保險公司再也無話可說。
⏱ 協會如何幫助車主?
協會擁有專利事故折損鑑價系統,能客觀計算事故對市場價值的影響,並出具法院採信的專業報告。從資料整理、初步審核,到出具完整鑑價報告,流程清楚透明。一般案件在 7個工作天內 即可完成。
📣 結語
不要再被「保險公司說不能賠」給騙了!折損不是模糊的概念,而是可以依法主張的實質損失。只要你敢提出、敢舉證,就能把屬於你的價值拿回來。